栏目导航
期刊信息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4-6917
CN: 45-1185/C
邮发代号: 48-6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广西社会科学
曾用刊名:广西社联通讯 & 社会科学探索
创刊时间:198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研讨会综述

加快发展面向东盟通道经济 为构建新战略支点提供支撑

              ———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研讨会综述

 由广西社科联主办、广西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承办、广西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会协办的“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研讨会”于2013年8月9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广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士威出席并致辞。广西社科联副巡视员、秘书长曹平主持研讨会。广西社科院、广西北部湾办公室、广西工信委以及区内部分高校、区直学会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通道经济及其理论创新

 所谓通道经济,就是以地理环境相联结为前提,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以经济合作为纽带,交通干线的省际之间、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通道经济区中实行城乡分工、地区分工,形成一个主干线贯通、支线流畅、横向到边、纵向不断延伸的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的经济网络。通道经济理论认为:1.通过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含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形成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的互动关系,增强区域比较优势和刺激区际贸易增长。2.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群是发展通道经济的三个要素。沿交通轴线逐步发展的产业构成通道经济的主要内容。3.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其中心作用越强,就越能带动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4.发展通道经济的本质是开放经济、流通经济、服务经济、产业经济。

 广西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面向东盟通道经济的优越条件。随着广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交通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两区一带”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为通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广西积极构筑对接东盟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努力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广西出省、出边、出海国际大通道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形成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枢纽。目前,广西已初步建成通往东盟各国的出海出边国际通道总体框架。
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需要理论创新。一是从边界“中介效应”转向“集聚效应”。 在CAFTA机制的促进下,中越边境地区还需将原来的边境贸易向全面经济合作转变,因此,边界的“中介效应”在继续发挥效应的同时,还需要产生新的“边界聚集效应”。二是用协同学理论统一合作思路。在多边和双边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下,应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的协同共赢增效作用,共同创新合作思路。三是关于“点轴”理论的拓展。需要拓展“点轴理论”为“点-区-轴”理论。它可以更好地推动边境通道的合作,目的是要使“轴”通畅,“点”活跃。“轴”上要有辐射作用强的大城市作为“推动点”,通过边境口岸的“连接点”将两边的“推动点”联系起来,促进边境“互通点”的集聚效应增强。关键是“连接点”的边境口岸要畅通,边境口岸这个“连接点”的集聚效应,除了要有外因“推动点”的助力外,还需要内因“区”的造血平台,这样可以较快形成集聚效应。

    二、夯实通道经济基础,助推陆路通道建设

    (一)南崇经济带

 南崇经济带北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西南接壤越南谅山,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起始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我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重要陆路通道,是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起点区域经济产业带,以南友高速公路沿线的县(市、区)为重点、辐射崇左市七个县(市、区)。
 
 加快南崇经济带发展,应坚持四个战略路径:一是“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带发展水平,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是“南向战略”,推进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经济合作,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完善和创新合作机制。三是“多元战略”,深化国内外相关地区、城市和社会组织层面合作,进一步拓展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相互间的合作。四是“融合战略”,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推动“南北钦防+玉林、崇左”一体化,加快推进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南崇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将崇左市全面纳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应加快推动崇左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衔接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旅游一体化,教育、卫生、科技、人才合作一体化。

 加快南崇经济带发展,应把大力推进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争取国家赋予崇左市作为中国—东盟陆路大通道上边境口岸城市新的政策与功能,加快完成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完善经济产业带交通、信息设施和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经济产业带各类产业园区资源与优化功能布局,创新产业经济合作模式,加快交通物流国际合作,建立便捷口岸通关机制,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拓展旅游产业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多元化交流,加快发展国际商贸物流业、国际文化旅游业、资源加工制造业、着力培育国际加工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等五大核心产业聚集带,不断推进南崇一体化和提高沿边开放开发水平。

    (二)南广经济走廊

 南广经济走廊是指以南宁—广州高速铁路(简称“南广高铁”)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为核心发展轴,涵盖沿线的南宁市、贵港市、梧州市、云浮市、肇庆市、佛山市、广州市所组成的经济带。南广经济走廊对于深化桂粤合作、加强泛珠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南广经济走廊的构建,将与南宁—崇左经济带的建设形成有机的链接,对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构建形成有力的腹地通道支撑,将把我国粤港澳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有效的链接起来,进而形成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通道经济。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应实现南广经济走廊与南新经济走廊的战略对接。南广经济走廊与南新经济走廊的对接,将把粤港澳经济圈与中南半岛国家连接在一起,形成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走廊。南广经济走廊与南新经济走廊的战略对接,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延伸和深化我国沿海与内地和周边国家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为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合作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通道和生产要素、产品流通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及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增强我国在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步形成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谋求稳定的周边环境,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快提升经济区大通道,为构建新战略支点提供支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门户,面对国际国内区域开放竞争日趋激烈、合作不断深化、产业转移风起云涌等发展新形势,应加快提升经济区大通道能级,推动经济区一体化和环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将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根据杠杆原理,杠杆系统包含支点、着力点(施力点、受力点)和杠杆三要素,在广西构建“新的战略支点”过程中同样包含这三要素:一是服务对象。主要施力对象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受力对象包括东南亚、欧美等;其中,核心为东盟各国与我国中南、西南、珠三角地区。二是支点载体。广西是唯一的支点载体,核心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是战略杠杆。战略杠杆为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通道枢纽、重点产业园、节点城镇,核心为海陆空立体化综合交通集疏运网络(客运、货运)、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心城市、重点产业园区、重大交通枢纽等。

 构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就是把经济区打造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新的国际区域性枢纽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区;就是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使经济区成为引领、带动和支撑广西以及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重要增长极。“新的战略支点”以充分发挥经济区的区位和开放发展新优势为切入点,以开放合作通道与桥梁、平台与基地、信息交流和金融中心、先行先试革新等为着力点。

    四、发挥连接东盟通道作用,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广西和越南相关省份在中越边境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建立三个跨国经济合作区,从东到西依次是:一是东兴—芒街跨国经济合作区,二是凭祥—同登跨国经济合作区,三是中越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

 当前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合作途径问题。由于合作区双方的政策环境、制度体系、市场准入条件不同,双方合作的途经和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就会形成双方合作的多层次、非均衡性,而双方政府层面的合作将是最为全面和多方位的,非官方的民间合作将更为活跃、灵活,成为政府层面合作的主要补充。二是资源共享问题。面对双方同一资源、同一市场,在合作共享过程中,必然出现开发与保护、共享与分享等矛盾,这需要建立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既开发又保护的合作机制。三是市场开拓与竞争问题。双方共同面对同一市场腹地,随着合作领域和规模的拓展,对市场的容量和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双方对同一市场的开拓和竞争更为激化。四是项目建设与规划布局问题。由于合作区双方的政策导向、发展方向、规划意图的差异性,双方在合作建设项目和规划布局时,将会受到各自对资源、市场、利益、环保等因素的价值取向和定位意识的影响。
为推动跨境经济区的发展,会议提出四大对策措施:一是制定“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应积极推动制定国家层面的中越“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同时,推动两国制定中越“两廊一圈”合作规划,使两国有关“两廊一圈”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纳入“两廊一圈”建设的内容,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成为两国的共识并纳入到两国经贸合作的行动计划中去。二是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跨境经济区法律。建立国家层面的跨境经济区法律,有利于地方政府在与对方国进行谈判、协商时有相应的法律依据。通过国家之间建立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框架,保障跨境经济区的正常运营和解决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三是创新跨境经济区内的双边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完善跨境两国政府各自的管理委员会,建立常备性的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协调跨境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物流、海关、检验检疫、税收、金融等政策,促进经济区的协同发展。对经济区内的人流、物流进入他国的经济腹地应给予一定的便利,降低贸易成本。四是推进跨境经济区内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这些企业到跨境经济区中投资设厂,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的低工资劳动力,规避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内较完善的配套产业链,推进经济区的发展。应加强大招商力度,特别是针对计划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笼待鸟;建立针对境外劳动力的培训机构,提高境外劳动力素质。

    五、构建四大支撑体系,加快广西面向东盟通道经济建设

    (一)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为主的综合物流发展

 应以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鼓励沿海港口物流企业在内陆城市建立“陆地港”,重点解决沿海港口与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水运等枢纽衔接问题,积极发展海铁、海陆、江海联运等运输方式,实现货运“无缝链接”和客运“零距离换乘”;加快建设综合运输枢纽信息港,提高全面智能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物流节点城市建设,重点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中、桂东北、桂西四大物流区域,大力推进专业物流配送园区建设,扶持一批重点物流企业,拉动我区物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发展。

    (二)增强对通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强金融主体建设。大力引进实力强的金融机构进驻广西,积极发展壮大广西地方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其他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二是提升金融业为中小企业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以实体经济为目标群体的小额贷款业务,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短缺困难,增强中小企业的自我调整和生存能力;三是加快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把南宁打造成为依托广西、立足西南、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门类齐全,调控、监管和经营各类机构职能完善,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设施完善、金融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三)构筑支撑通道经济发展的信息高地

 打造出海出边的区域性信息网络高地,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推进北部湾数据资源和交换中心、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物联网及电子商务,有序推进广西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西电子口岸信息服务平台、海运物流服务平台、西江航运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打造服务通道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
   
 广西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应紧密结合“两区一带”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构建与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特征相适应的人才体系,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制定人才培养和使用规划,合理调整人才布局,形成以大量高超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为基础,一大批复合型引领专家为塔尖的金字塔型人才培养与集聚格局,为广西加快通道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

地址:广西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邮编:530022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901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