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期刊信息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4-6917
CN: 45-1185/C
邮发代号: 48-6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广西社会科学
曾用刊名:广西社联通讯 & 社会科学探索
创刊时间:198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广西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推介之三:《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东南亚悠久的历史,植根于民族民间,是东南亚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培育东南亚区域认同感的宝贵资源,也是东南亚各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截至2015年12月,东南亚地区共有印度尼西亚哇扬皮影戏和佩剑、柬埔寨宫廷舞蹈和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马来西亚马荣舞剧、菲律宾的伊富高族呼德呼德圣歌、越南钲锣文化空间和南部弹唱才子音乐与歌曲艺术等22项文化形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一书采用文献梳理方法和采风方式,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及其传承与演变,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独特性与普遍性、差异性与相似性特征,以及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其在广西的传播与接受方式作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首先,在系统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基础上,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两层六类分法,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分类。第一类是口头传统和表述如班基故事、文莱爪夷文、马来班顿、越南官贺民歌、菲律宾伊富高族呼德呼德圣歌等。第二类是表演艺术如皮影戏、越南水上木偶戏和宫廷雅乐、泰国孔剧、印尼萨满舞和安格隆表演、马来西亚马荣舞蹈剧、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和皇家芭蕾舞等。第三类是社会实践、礼仪与节庆活动如妈祖信仰、剃度仪式、春耕节、泼水节、越南礼会、泰国水灯节、柬埔寨亡人节、马来西亚柔佛古庙众神出游仪式和达雅节、印尼静居节和西爪哇庆丰收仪式、缅甸目瑙节等。第四类是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如纹身习俗、铜鼓习俗、槟榔习俗、鱼露制作工艺、泰拳技艺、缅甸八大生肖、来武术等。第五类是传统手工艺如漆艺、木雕、越南东胡年画、印尼克里斯短剑与蜡染印花工艺、泰国泰丝、菲律宾竹编编织工艺和贝壳工艺品制作工艺、马来西亚风筝制作工艺、缅甸金箔纸制作工艺等。第六类是文化空间如越南锣钲文化空间和芒族文化、马来西亚峇峇文化、菲律宾高山文化等。这种梳理与分类生动地展示了东南亚各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有利于东南亚区域文化的发展,有助于重新审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和差别。

其次,结合理论阐述与记录分析,深入剖析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价值。作为各国文化多样性的代表性成果,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浓厚的区域特色,又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本书认为,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既表现在其外部形态上,又表现在其内在规定性上,表现为无形性与活态性、多样性与综合性、地域性与民族性、传承性与传播性、宗教性与象征性等。同时,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或间接地承载了当地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历时性基本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共时性基本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及重要的时代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形成了丰富性与体系性的价值特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征与价值呈现出特殊性、整体性与功能性特征,是挖掘和保护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也是发展与传承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力。

再次,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传承和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了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如加强政策与法规制定、加大资金投入与筹集、科学而系统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壮大、开发与创新文化产业、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分析了东南亚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还面临的危机,如观念还需要更新、传承体系面临危机、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等。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是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是相契合的,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不平衡性,各国在各个阶段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会有所差别,一些危机和问题出现的严重程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会有所差别,同时一些措施的实施并未能完全消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濒危的现状。为此,本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坚持动态视野与比较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操作上应注重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及内外部系统关系的研究与处理。

最后,从传播条件、方式和影响三个方面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的传播进行探讨。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地域相近、历史相关、文化相通、现实相连,关系日益紧密,东南亚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媒体宣传、会展展销、学术科研、文博展示等方式在广西传播并为广西人民接受,这种文化传播现状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特殊规律,提升了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的影响力,同时又促进广西文化走向东南亚各国,拓展广西与东南亚各国交流合作的领域,同时还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对外关系。对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世界各国一起认识丰富多彩的东南亚文化,也为我们认识和观察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生活提供了独特视角,对加强与完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

王红,女,广西武宣人,壮族,1979年6月出生,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曹顺庆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广西大学文学院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与比较文化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侗族古歌资料库建设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古歌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广西的传播”“《密洛陀古歌》与布努瑶历史文化”等4项,先后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论文《民族文化性格的深度抒写:清代广西竹枝词研究》获得2010年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论著《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古歌研究》分别获2012年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类三等奖、2016年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类二等奖,参与主编的《东南亚文学概论》获2012年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类二等奖。


上一篇:广西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推介之二:《广西书院文化研究》
下一篇:来宾市举办社科(金融)界学术报告会

地址:广西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邮编:530022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901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