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期刊信息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4-6917
CN: 45-1185/C
邮发代号: 48-6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广西社会科学
曾用刊名:广西社联通讯 & 社会科学探索
创刊时间:198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

  6月26日,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十几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旨在抓住新时期战略机遇,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吴尽昭介绍学校历史发展、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从历史基础、学科联系、硬件设施等方面介绍了东盟学院,并说明东盟学院在科研的基础上,定位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学院的核心任务是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针对东盟问题的东盟平台。

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梁金荣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仅是中央的重大决策,而且是广西建设海洋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中国社科院许利平教授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主题发表观点。他讲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进程,提出邻国崛起心理问题、岛屿争端安全问题和经济竞争发展问题,建议用软手段面对问题,逐步消除误解,实现互利共赢。

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古小松就“南新走廊与海上丝绸之路”发言,他提到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局限于海上,陆上合作也很重要。虽然目前南海问题在中越关系中是一个障碍,但在处理时应将政经分开,灵活处理,即使“政治冷”,也要“经济热”。

 如何真正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广西社科院研究员黄耀说,中国在加强与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的政策、机制、产业对接和社会人文交流等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广西已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广西要加强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的互联互通,推进经济合作模式升级。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郑一省教授分析了东南亚华人现状和特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质及挑战,中国梦的内涵。他总结出三者关系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华人是实现中国梦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国内国际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钦州学院等代表参加研讨会。

上一篇: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召开"新型城镇化与新时期扶贫开发理论研讨会"
下一篇:专家云集六甲镇,研讨河池抗战史

地址:广西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邮编:530022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9010186号